近日,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功能神经外科姜晓峰主任团队在国内首次将显微外科技术、微球囊技术、神经内窥镜技术、电生理监测技术联合应用,为一例颅内肿瘤侵犯多部位并引起继发性三叉神经痛的患者成功实施了微创手术,不仅做到了最简术式、最小创伤下两个部位肿瘤全切除,而且治愈了三叉神经痛。
61岁的刘大姐是一位有15年病史的三叉神经痛患者,一直在当地医院进行口服药物治疗。自2018年左右,她的左侧面部疼痛进行性加重并且伴有左侧面部麻木感,需大剂量的药物才能缓解疼痛,但大剂量的服用药物后,刘大姐出现了头晕症状,严重影响正常生活。
检查后医生发现,刘大姐颅内小脑部位长有胆脂瘤。肿瘤不仅包绕三叉神经主干,从上到下蔓延生长,跨度很长,而且钻过神经孔,翻越骨嵴,进入到大脑部位三叉神经囊腔内。刘大姐前往南京、上海等多地医院就诊后,均被告知如果需要全切除肿瘤,手术风险大、难度高,术后可能伴有神经损害等后遗症。
肿瘤示意图
多方打听后,刘大姐来到了中国科大附一院神经外科,找到了擅长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疾病治疗的姜晓峰主任医师。在详细了解病情后,姜晓峰告诉刘大姐,肿瘤是导致她三叉神经痛的原因,只有切除所有的肿瘤,才能解除疼痛,并且防止症状再次出现。
姜晓峰介绍,对于此类手术,通常手术方法有两种,一是从耳前手术。虽可切除位于大脑半球及小脑半球三叉神经上的肿瘤,解除疼痛,但不能切除小脑最下方的肿瘤。二是从耳后手术。可以切除位于小脑部位的肿瘤,但位于大脑半球三叉神经腔内肿瘤无法切除,疼痛症状依然无法缓解。
能不能利用现有的技术,既能全切除肿瘤,又能松解神经,达到手术术式最简单,创伤最小、神经损害最小的多重目标呢?
反复思考、论证后,姜晓峰主任团队为刘大姐创新性的设计了神经内窥镜辅助、电生理监测下,预先从面部将球囊导管穿刺进入大脑区域的三叉神经囊腔内,接着从耳后手术,将小脑部位肿瘤切除,再从体外推动充成小球一样的球囊,将大脑区域三叉神经囊腔内肿瘤推挤到小脑区域进行切除的手术方案。
手术示意图
经过精心准备和精细的操作,在手术室、麻醉科多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术中肿瘤全切除,三叉神经全程松解,术后刘大姐多年剧烈面部疼痛完全消失,痊愈出院。
姜晓峰介绍,三叉神经痛是最常见的顽固性面痛,表现为面部发作性剧痛,呈闪电样、刀割样、烧灼样、针刺样等疼痛,骤发骤停。一般历时数秒至数分钟。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疼痛大部分是颅内血管压迫三叉神经引起,治疗方法有根治性三叉神经显微血管减压手术以及姑息性三叉神经半月神经节球囊压迫手术等;继发性疼痛大多是肿瘤压迫引起,切除压迫三叉神经的肿瘤,松解三叉神经是解除疼痛的唯一方法。
姜晓峰提醒,如果出现一侧面部发作性闪电样、刀割样、针刺样疼痛,可及时诊治,尽早解除病痛。(南区院办 李军军、神经外科 李明武/文 神经外科 姜晓峰、李明武/图 姜晓峰/审核)
责编:方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