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微信扫码

    预约挂号

  • 支付宝扫码

    预约挂号

  • 扫描二维码扫码

    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患者满意度调查

健康手册
您的位置:首页>>大众医学>>健康手册
冬季养生之“藏”
发布日期:2021-01-04   来源:中医内科   作者:周杨   点击:

冬至刚刚过去的第九天,合肥迎来了今冬最强降温及最大降雪,我们开始进入最冷的时节。冬至是“日行南至、往北复返”的转折点,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时节,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民谚云:“夏至三庚入伏,冬至逢壬数九”。数九是从冬至逢壬日开始算起,每九天算一“九”,依此类推。一般“三九、四九”时段最冷,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段。当数到九个“九天”(九九八十一天),便春深日暖、万物生机盎然,是春耕的时候了。

中医认为“万物皆生于春,长于夏,收于秋,藏于冬,人亦如此”。冬天寒风凛冽,草木凋零,很多动物也开始冬眠,万物蛰伏,是万物闭藏的季节,人的阳气此时也潜藏于内。因此,冬季养生的重点在于“藏”。冬季养藏是为了来年春天更好地生发。如若冬季没有做好养藏,那么春天阳气生发不好,人体就会生病。“冬不藏精,春必病温”说的就是这个道理。“藏精”的意思是贮藏阴精,冬季应该是养精蓄锐、敛阴护阳的季节。冬天养藏应该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起居有常,避寒就暖


冬季天寒地冻,阳气内敛、夜间尤甚,人体阳气易被寒邪所伤,《黄帝内经》云:“早卧晚起,必待日光”。早卧以养阳气,使阳气更好地闭藏;晚起以固阴精,可避免寒邪伤及人体阳气。过度劳累、过度熬夜,会损伤阳气和气血。故建议早睡晚起,最好等太阳出来以后再起床,并保证充足的睡眠。

保护人体阳气还要注意保暖,远离寒气,接近温气,不要让皮肤泄露于风寒之中,使已经收藏的阳气外泄。尤其是注意脖颈、腰腹、脚和脚踝处的保暖。“圣人寒头暖足,治病者取有余而益不足也。”头为诸阳之会,适当寒冷有助于保持大脑清醒。做好脖颈保暖是为了防止风邪的入侵。脚及脚踝离心脏较远,阳气到达缓慢,阴气聚集,最易受到寒气侵袭。因此更需注意保暖。可穿较厚的棉袜,晚上泡脚可加艾叶等温阳散寒。另一方面也要切记颈项、脚踝等处衣物松紧适中,免于过紧妨碍经络气血运行而生病。

(二)养心藏神,清静淡泊


“心藏神,肾藏精”,过度劳心费神会消散肾精,不利于冬藏。冬季应养心藏神,形与神俱。宜保持情绪的清静淡泊,如果过度兴奋与激动或悲伤、动怒,则阳气外浮,易引起人体疾病,正如《黄帝内经》云: “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冬季是抑郁症多发季节,同时低温、干燥、较高的气压对冠心病、高血压、哮喘、脑动脉硬化等有不利影响,易使人的身心处于低落的状态,尤其是体质虚弱或常年有病卧床的患者,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

(三)饮食有节,适当进补


冬季饮食应以滋阴潜阳、增加热量为主。冬季宜多食温热性质的食物,如肉桂、桂圆、荔枝、牛羊肉等,同时,应少食辛辣,以免耗阳伤阴。黏硬、生冷的食物多属阴,冬季吃这类食物易损伤脾胃之阳气。而食物过热易损伤食道,进入肠胃后,又容易引起体内积热而致病;食物过寒,容易刺激脾胃血管,使血流不畅,而血量减少将严重地影响其他脏腑的血液循环,损害人体健康。因此,冬季饮食宜温热松软。寒与肾相应,最易耗伤肾的阳气,可多食山药、红薯、马铃薯、栗子、核桃等益肾养精的食物,多食山药粥、板栗粥、核桃百合燕麦粥等养生粥。

(四)增强体质,加强锻炼


晨练宜迟不宜早,早晨阳气不旺,且室外寒冷,易受“风邪”入侵引发伤风、感冒、关节疼痛、胃疼等病症。不宜剧烈运动,尤其要避免挥汗如雨的剧烈运动,以免耗气伤津,干扰阳气的闭藏,伤及人体津液。可选择轻缓柔和的运动方式进行保健,如太极、八段锦、散步、瑜伽等,以微微汗出为度。尤其是体质差、气血虚弱的人,剧烈运动会更加损耗人体气血津液,使身体更加虚弱。同时,过度运动使阳气外浮,也会造成收藏不足。(中医内科  周杨/文 李金虎/审核)

责编:方雯

Copyright © 2017安徽省立医院版权所有All Rights Reserved. 皖ICP备05009222号-3   Designed by Wan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