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立医院
  • 微信扫码

    预约挂号

  • 支付宝扫码

    预约挂号

  • 扫描二维码扫码

    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患者满意度调查

媒体聚焦
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媒体聚焦
【工人日报】武汉重症护理日记:我们义无反顾地迎接挑战,必将战胜一切困难
发布日期:2020-02-29   点击:

工人日报客户端2月29日电 2月26日,经过一个月的艰苦奋斗,在武汉金银潭医院援助的中国科大附一院(安徽省立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曹志敏迎来了为期一周的原地休整。在武汉金银潭医院上班期间,曹志敏说,他很少去回忆前一天发生的事情,因为他想保持一份最纯粹的心态,每天以最新的面貌迎接挑战,救治患者。

“今天终于能休息下,我开始回忆和总结一下过去一个月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曹志敏2月26日说。

我食量大,爱人怕我吃不上饭,把家里所有能带的全给我带上了

1月26日夜晴

今天我值夜班,23点左右,接到领导的电话,让我先撤班,赶紧回家收拾东西,明天一早跟随大部队去支援武汉。

心里咯噔了一下,虽然早就报过名,但我没想到这么快。电话里听到科室领导略带歉意的声音,我沉默了30秒,然后说道:“收到”。我不是个爱说话的人,但我知道,这样特殊时期,大家都是随时待命。

挂掉电话,先给阿金打了个电话,让她先帮我收拾一下东西。爱人听到我第二天就要出发,当时声音就哽咽了。回到家,阿金已经帮我收拾了一部分物品。因为是第一批援鄂人员,其实都不知道该带什么物品,只能搜新闻,看看武汉当下最缺什么,就准备什么。除了必须的日用品,我带的最多的是吃的。我食量大,阿金怕我吃不上饭,把家里所有能带的吃的全给我带上了:面包,巧克力,泡面,甚至还有一岁半儿子的零食。这一晚,我跟阿金都没怎么说话,我是在考虑家里还有哪些事情要交待,我知道,她是怕一出声就忍不住会哭。

武汉,挺住!全国各地的医疗大军正赶来给你治病!

1月27日阴

今天天气还是很冷的,早上我赶到医院集合,看到了熟悉的同事,这批医疗队医院共派了10人,年纪最大的是感染办56岁的谢少清老师。

心下稍安。医院为我们开了简短的动员会,让我们在做好自身防护的同时坚决完成任务。很多老师已经开始给我们准备防护物资、生活用品,还有药品了。我想帮忙,却插不上手。领导让我们好好休息,有的老师眼眶还是红红的。他们忙着帮我们收拾行李,旅行箱给塞的满满的,他们把能给我们的全给我们带上了。

收拾完终于要出发了,临上车前,阿金匆匆赶来了。她是产科的护士,今天值班,赶来给了我一个拥抱,然后掉头就走了。看到她转身时举着手擦拭眼角,我知道她还是没忍住,哭了。我们什么话也没说,但一个拥抱就足够了。

凌晨,我们终于抵达武汉。一下车,看着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我有点眼睛发酸。武汉仿佛睡着了一般,店铺全是关闭的,没有灯光,没有行人,没有声音,就像一位重病人,躺在那,安安静静的。

我在心里默默喊到:“武汉,挺住!你再坚持一下!全国各地的医疗大军正赶来给你治病!”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武汉的一员,不把你治好,我们誓不还家!

脱下口罩那一刻,仿佛离水的鱼儿终于回到水中

1月30日多云

经过紧张细致的岗前培训,今天我要正式上岗了。

第一天坐着去医院的班车,心里有点忐忑,但已经不害怕了。来到武汉之前,心里不怕那是假的,但来到武汉后,看到了一座原本繁荣的城市因为疫情变得如此安静落寞时,我心底里不服输的那股劲被激发出来。任你病毒再猖狂,我华夏儿女也决不退缩,武汉有我们的兄弟姐妹,他们病了,我们必用所学救治他们!

第一天的班,确实是很辛苦的。且不说工作量大,单是那完全不透气的防护服,和那厚厚的口罩,我行走几步就开始气喘吁吁。一个班下来,身上的衣服全湿透了,面部有了深深的压痕。脱下口罩那一刻,仿佛离水的鱼儿终于回到水中,赶紧畅快地做了几个深呼吸。我不是感染病房的护士,说实话,这种级别的防护我是第一次体验,个中滋味,一言难尽。

救回来一个人就是救回来一个家庭

2月5日多云

正式上班已经一周了,这一周里最大的感触有三点:

第一,心理压力。我们是武汉金银潭医院重症监护室的护士,这里收治的大都是病情危重的患者,很多需要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即使有清醒的患者,也需要戴着高流量吸氧或者无创呼吸机。当看着自己前一天还在护理的病人第二天上岗的时候床就空了,满满的失落和心痛的感觉。

第二:生理方面。每个班上六到七个小时,加上交接班就是八个小时,最痛苦的莫过于憋尿了,有时候真的是憋得不敢说话,怕一说话就漏了出来。原本我没好意思用纸尿裤,在憋了五天以后,我终于妥协开始使用纸尿裤。

第三:决心。看着那些躺在床上或清醒或昏迷的患者,心里总会疼。如果不是这场疫情,他们现在可能在公园散步,可能在家里逗孙子,可能在走亲戚。但疫情打乱了他们原本平静幸福的生活。我个人的能力有限,但我必尽我所能,尽量从死神手上抢回他们,能救回来一个算一个吧,毕竟救回来一个人就是救回来一个家庭啊!

我对着整理好的老人遗体鞠了一躬,当是替她的家人送她最后一程

2月15日阴

今天有点压抑,有点难受,因为护理了多日的一位奶奶在我的班上去世了。

我们按压了半个小时,心电图还是那么直直的一条线。汗水早已湿透了内层衣物,防护面罩也早已看不清晰。当医生宣布患者临床死亡时,我竟呆呆地忘记了接下来该干吗了。这是我护理的病人中第一个去世的。心里有不甘,无数的不甘,为什么没能救她回来?我多希望那条平平的心电图直线突然有了波动。

做完遗体护理以后,我给这位奶奶整理遗物,发现她身上还有八千多元的现金。我用对讲机跟外面的老师联系,请他们尽快跟家属沟通,让家属来领取遗物。过了一会儿,对讲机里传来外围老师略带沙哑的声音:“她的家属来不了了,她们全家都被隔离了”。听到这句话,我的眼泪就下来了。这是我来武汉第一次哭。老人去世了,没有家人送她最后一程,甚至连遗物都没有人可以来领。我一个外人尚且如此难受,更何况她的家人。

我对着整理好的老人的遗体鞠了一躬,当是代替她的家人送她最后一程吧。

唉,这该死的病毒!

得知彭医生去世的消息,我在酒店里对着金银潭医院的方向深深鞠了三个躬

2月20日晚阴

今天,我因为感冒和拉肚子,调了两天休,待在酒店里。晚上,从同事口中得知,在我们病区住院的彭银华医生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第二次落泪了。

彭银华是一个英雄,因为救治患者感染了新冠肺炎。他才29岁,本来准备结婚的,请帖都印好了,因为疫情没有发出去。他来的时候,我是持很乐观态度的。毕竟他那么年轻,虽然也是重病人,但我一直认为他会好起来。我们没有等到他出院结婚的好消息。

如果我没有调休,他去世的时候正好是在我的班上,我无法想象,如果亲眼看着这位年轻人去世,看到我们的战友离我们而去,我不知道自己会怎样。

彭银华的生命就定格在了这一天。我在酒店里面对着金银潭医院的方向深深鞠了三个躬。

彭医生,一路走好!

看到他重新站了起来,我们所有人都觉得这十多天的努力没有白费

2月23日晴

今天是我来到金银潭医院最欣慰自豪的一天,我们病区第一位气管插管患者成功拔管并且转到普通病房了。

这是一位中年男性患者,是在我班上来的,来的时候情况很不好,先是高流量吸氧,不行,改成无创呼吸机,还不行。为了减少长时间缺氧对机体的损害,治疗组选择干预性气管插管。这位患者带着插管很多天,经过医护的共同努力,他的病情一天天好转。先是清醒了,然后是呼吸机参数逐渐下调,再到脱机拔管,然后改成高流量吸氧,过了几天改成了鼻塞吸氧,终于在这天上午我的班上转回普通病房了。

能亲眼看着自己管理的病人好转并回到普通病房,我们所有人的精神都大为振奋!他是在我们的护送下,自己走着去普通病房的。看到他重新站了起来,我们所有人都觉得这十多天的努力没有白费。临走时,他对我们说,“谢谢你们”,我的眼睛又湿润了。我们终于用自己所学,从死神手上抢回来一个。病房还有其他逐渐好转的患者,我坚信,通过我们和患者的共同努力,他们都能重新站起来、转出去!

我们义无反顾地迎接挑战,战胜一切困难

2月25日夜晴

今天是我最开心的一天,在连续奋战了一个月后,病房里转出去的病人越来越多,而且我们也有了一个礼拜的休整机会。

这一个月确实挺累的,最忙的时候每个人要看护6~8个重症患者,重症患者有时候一个病人的护理和治疗就要忙碌几个小时。我们来的时候,患者多,物资少,武汉有那么多的忙乱和未知。好在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我们度过了前期最黑暗的时刻,光明快要降临了。这次的灾难是不幸的,它让很多家庭破碎,让爱人阴阳两隔,让父母失去了孩子,孩子失去了父母。但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坚强的民族,一路走来,我们的先辈们面临过多次民族的危机,但他们用他们钢铁般的脊梁硬生生扛起来了民族的复兴和发展。我相信,这一次我们也能战胜疫情,取得最终的胜利。

我们每一个人都是很普通的个体,但当我们这群普通人面临着灾难和挑战的时候,就会自然而然地凝聚出一股摧枯拉朽的一往无前的气势。中国人崇尚儒家思想,平时喜欢做一名温文尔雅的人,但这不代表我们懦弱,祖宗留下来的骨子里的血脉是不会变的,一旦需要面对挑战,我们义无反顾地迎接挑战,战胜一切困难!(通讯员方萍 工人日报记者陈华整理)

 链接:http://web.app.workercn.cn/news.html?aid=108214&from=groupmess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