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由安徽省癌症中心、安徽省肿瘤医院、安徽省抗癌协会主办的安徽省县域肿瘤防治能力提升工程启动会在合肥召开。据悉,安徽计划到2025年建立16个市级肿瘤防治中心,50个县级肿瘤防治中心。到2030年,全省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
值得关注的是,安徽省癌症中心将组织成立会诊专家库,依托肿瘤防治中心网络平台开展随时会诊”,专家对基层肿瘤防治可提供实时指导意见。
全省将建立50个县级肿瘤防治中心
安徽一直以来高度重视癌症筛查与防治工作,并将实施"癌症防治行动"作为专项行动,写入《健康安徽行动实施方案》。在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的指导下,安徽省县域肿瘤防治能力提升工程正式启动。
根据实施方案,到2025年,全省将建立16个市级肿瘤防治中心,50个县级肿瘤防治中心。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
肿瘤防治中心如何建设?启动会上明确,安徽省县域肿瘤防治能力提升工程目标分阶段实现。首先,对全省基层医疗机构肿瘤防治能力进行摸排,对已达到标准条件且愿意成立的单位,授牌成立肿瘤防治中心。
对于未达到安徽省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建设标准且有达到标准潜力的的单位进行帮扶、指导,待达到标准条件,安徽省癌症中心组织考核通过后再授牌成立肿瘤防治中心。此外,延伸帮扶一批肿瘤防治中心,将基层医疗机构肿瘤防治能力基础薄弱很难达到标准的单位设立成安徽省肿瘤医院的延伸点。
市县级肿瘤防治中心可发起“随时会诊”
根据实施方案,我省将加快推进肿瘤防治中心网络平台建设。该平台系统覆盖各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可固定排班、统一部署每个癌种的MDT时间,各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可根据排班时间上线参加、学习。
值得关注的是,平台将开通“随时会诊”机制。由安徽省癌症中心、安徽省肿瘤医院组织成立会诊专家库,各县域肿瘤防治中心需要会诊时,随时在平台提交会诊申请,选定会诊专家后推送会诊信息至专家手机,专家收到会诊信息后参加会诊。
“安徽省肿瘤医院目前已经针对主要病种,每周固定时间与县域医院开设会诊,希望依托信息化的能力,把更多肿瘤疑难患者的病例提交到会诊平台进行会诊。”中国科大附一院副院长、安徽省肿瘤医院院长袁双虎提出,希望下一步借助一些信息化的手段,县域各个肿瘤防治单位能够实现随时提交病例随时会诊。肿瘤专家也可以通过手机端平台发表自己的会诊意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为更多患者提供高质量服务。
打通县域肿瘤防治的最后一公里
如何更好的提升基层癌症防治能力?“我们要先建设一批县域肿瘤防治中心单位,安徽省癌症中心和省肿瘤医院将协助各单位提升肿瘤防筛、治疗、康复等方面的能力。”袁双虎表示,安徽省癌症中心将集合中国科大附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安徽省肿瘤医院、中国科大附一院离子医学中心(合肥离子医学中心)等相关单位,建设一批肿瘤相关的具体培训教程。
同时,将通过召开诊疗能力提升培训会、慢病管理模式培训会、肿瘤规范化诊疗MDT培训会,免费为县域培养人才,促进省、市、县有效交流和联动。医共体建设是安徽省首创,肿瘤防治能力的提升是医共体建设的重要内容。安徽省卫健委医政医管处处长马玉龙表示,提升县域肿瘤防治,离不开优质医院的支持帮扶,希望更多的省市级三甲医院带头做好这项工作,帮助安徽提升现有肿瘤防治能力。(西区综合办 崔媛媛/文图 魏东华 审核)
责编:桂思奇